加拿大玩王者用什么加速器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加拿大玩王者用什么加速器 > 新闻动态 > 黄仁勋的六个底牌,藏在财报里

黄仁勋的六个底牌,藏在财报里

2025-03-07 12:43    点击次数:152

文 | 半导体产业纵横

自 1993 年成立,英伟达花了 30 年时间才站到了万亿俱乐部的门口。

2024 年,在大模型的东风下,3 月,英伟达完成了市值翻倍,突破两亿元大关,6 月,英伟达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11 月,英伟达市值超过苹果高点 3.54 万亿美元,达到 3.65 万亿美元。

AI 时代,英伟达独占鳌头,成为行业发展浪潮中的最大受益者。但 DeepSeek 的横空出世,给英伟达的辉煌前路添了变数。

发布前夕,机构看涨?还是看衰?

在英伟达即将揭晓其财报的关键时刻,市场上已预先涌动着一波分析热潮,多家权威研究机构纷纷抢在官方发布之前,推出了针对英伟达业绩的预测。

其中 Wedbush 证券、Rosenblatt 证券等机构表示力挺英伟达。

Wedbush Securities 分析师表示:"华尔街普遍预计英伟达业绩将再一次大幅超预期并实现增长,这一切都与数据中心人工智能驱动的支出速度有关,因为英伟达的 GPU 是运行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唯一选择。"

Rosenblatt Securities 分析师 Hans Mosesmann也表示,他预计英伟达的业绩将超预期并实现增长,理由是其产品势头强劲,包括 Hooper、Grace Hopper、网络和软件领域。

美国银行的分析师同样预计英伟达将超出分析师预期,并预测该公司 2025 年数据中心营收将同比增长 60%。他们强调,尽管 DeepSeek 的优化被视为革命性突破,但英伟达的主要客户(如微软和 meta)的支出计划并未因此改变。

而摩根士丹利、财经分析人士 Damir Tokic、汇丰银行等机构则认为英伟达的业绩增速可能会放缓。

摩根士丹利预计,英伟达季度收入为 410 亿美元,略低于市场共识和买方预期的 420 亿美元,市场普遍预计营收增长率将大幅放缓至 73%。这一增速与 2023 年和 2024 年的高速增长相比明显下降,英伟达在 2023 年首次因 AI 热潮实现爆发式增长,营收持续攀升,并不断超出市场预期,2024 财年第四季度其销售额增长率达到峰值 265%。

财经分析人士 Damir Tokic认为英伟达发布财报时可能会因业绩指引不尽如人意,而戳破当前的人工智能泡沫。早在 2024 年 6 月,当英伟达股价徘徊在每股 138 美元左右时,Damir Tokic 便对公司持"看跌"态度。Damir Tokic 指出,当初给出"看跌"评级主要基于两个原因:英伟达股价被高估,以及营收增速逐渐放缓。

汇丰银行分析师 Frank Lee因 GB200 的 "供应链问题",将英伟达在 2026 财年的 NVL 机架式服务器出货量预测从 3.5 万台下调至 3 万台,并将英伟达的目标股价从 185 美元下调至 175 美元,维持 "买入" 评级。

昨夜,英伟达财报揭晓。这次,这家公司又会震动市场吗?

英伟达财报,谜底揭晓

财报显示,英伟达第四财季实现营收 393.31 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 78%。这一亮眼的业绩主要得益于数据中心业务的强劲表现。

全年来看,英伟达 2025 财年(2024 年)共实现营收 1304.9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4%;全年净利润达到 728.8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5%。

然而,尽管英伟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但其股价在财报披露后却出现了剧烈波动。

在美股盘后交易中,英伟达股价多次在涨跌间交替,最终在分析师电话会议结束后跳水转跌。这一走势让不少投资者感到意外,毕竟英伟达作为 AI 领域的领头羊,其业绩表现一直备受瞩目。

本次财报,关注的六大重点

业界对于英伟达财报的关注点主要聚焦数据中心营收增速、Blackwell 系列 GPU 产能情况、Deepseek 带来的影响、今年 Q1 业绩预测等关键指标,随着英伟达财报帷幕的拉开,这些数据也呈现在大众眼前。

1、AI 数据中心收入增速明显放缓

自 2023 年开始,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暴增,业绩占比从此前长期不及游戏业务,到去年初达到 60%,去年第三季度则达到创纪录的 88%。

第四季度,数据中心业务贡献了 355.8 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大幅增长 93.32%。

从单季来看,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营收持续高涨,尽管如此,英伟达并非高枕无忧,表面繁荣的数据中心业务,实则暗藏隐忧 。

上图可见,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增速已出现明显放缓趋势。2024 年第一季度增幅高达 427%,但随后持续走低,前一财季骤降至 112%,该财季则继续下降至 93%,拉动整体营收增速走低。

第四季度,英伟达调整后毛利率为 73.5%,较去年下降了 1.5%。英伟达毛利率的下降便主要受到数据中心产品的复杂性提升以及生产成本增加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看,这也意味着随着大模型从狂热走向冷静,尤其是技术进展放缓、应用还无法规模铺开的情况下,AI 计算需求虽然还在增长,但速度已有所放缓。

除了市场需求放缓外,受限的中国市场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四季度英伟达中国区总销售额约 55 亿美元,大部分来自数据中心业务。黄仁勋在财报会议上表示,预计发往中国第四季度的出货量在数据中心业务营收中的占比,将与出口管制前的一半大致相当。

从过往财季来看,英伟达来自中国等受限的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贡献约 20%-25%。随着时间进入 2024 年,这一数字滑落至个位数。

2、Blackwell GB200 延迟情况

去年 12 月,工商时报报道,市场传出英伟达下一代 Blackwell 架构芯片 GB200 的量产计划再度遭遇技术瓶颈,而微软将削减订单。供应链透露,这次出现问题的是背板连接设计, 因美国供应商的 Cartridge 连接器测试良率不佳,量产时间恐再推迟至 2025 年 3 月。

本次财报电话会议中,英伟达表示,当前 GB200 的推广进展顺利,尽管面临复杂性挑战,但需求强劲。

3、Blackwell Ultra 的推出计划

本季度,Blackwell 实现了 110 亿美元的收入,尽管 GB200 爬坡较慢,但 B200 产品的出货增加支撑了 Blackwell 系列的收入。英伟达即将推出 Blackwell Ultra 系列产品,这标志着产品过渡阶段的开始,该产品将于 2025 年下半年发布。

4、AI 战略重点,从训练转向推理

黄仁勋在财报中强调,"推理"需求的增长令人兴奋。他指出,AI 推理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可能比大语言模型高出数百万倍。

这一判断不仅凸显了推理在 AI 应用中的重要性,也表明英伟达已将战略重点从训练转向推理领域。凭借其在 GPU 架构和技术生态上的优势,英伟达有望抓住这一新兴市场机遇,推动长期增长。

5、Deepseek 是冲击?非也

今年初,DeepSeek 横空出世,用一系列开源 AI 模型震撼了世界—— DeepSeek 只使用极低的训练成本,就训练出了表现不逊色于 ChatGPT 的顶尖模型。该消息一度让英伟达股价单日暴跌 17%,单日市值蒸发约 5890 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DeepSeek 挑战了市场对 AI、估值和高支出的叙述。DeepSeek 的高性能预算产品将"质疑未来在英伟达芯片和开发上花费数千亿美元的必要性"。

黄仁勋表示,市场当时认为 DeepSeek-R1 "从天而降"后,"不需要再做任何计算了"。但黄仁勋称事实恰恰相反,推理仍然是"算力密集的"。

DeepSeek-R1 激发了全球的热情,这是一个出色的创新。但更重要的是,它开源了一个世界级的推理 AI 模型。

他还指出,AI 的后训练(post-training)阶段才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教会人工智能模型更好地"推理"是科技行业的下一个扩展前沿,仍然依赖于巨大的计算能力。DeepSeek 的推理功能使其在得到更高质量的回答之前进行大量的"思考",这将推动算力需求的增加。

本次财报会议中,黄仁勋特地提到,得益于 DeepSeek、Grok、OpenAl 等冲击,AI 正在从感知和生成式 AI 向推理和逻辑推理领域发展。

而推理 AI 又增加了一条扩展规律——增加训练的计算能力能让模型变得更智能,而增加深度思考的计算能力则能让答案更精准,与一次性推理相比,长时间思考的推理 AI 可能需要每个任务多 100 倍的计算量。

6、2025 年 Q1 营收预测

英伟达预计今年第一季度收入将达到 430 亿美元,远高于分析师预测的 417.8 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对于第一季度的毛利率,英伟达预计将为 71%,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 72.2%。这一数字的下调,或与 Blackwell GPU 的产能爬坡有关。

芯片巨头 TOP10,市场重塑了吗?

在此前半导体产业纵横文章《半导体厂商 TOP10,辉煌与颓废》中,曾对 WSTS 统计的全球 TOP15 半导体公司第三季度业绩情况及市场格局进行详尽分析,那么从全年来看,全球半导体市场格局是否又发生变化了?

从最新排名看,英伟达与三星仍居前列,二者获得的主要提振源于 AI。

随着 AI 及生成式 AI(GenAI)工作负载持续增加,高性能计算与存储需求被推动。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加速卡等应用场景中,对 GPU 和 AI 处理器需求极为突出。

Gartner 数据表明,2024 年数据中心半导体收入达 1120 亿美元,数据中心首次超越智能手机,成为半导体行业第二大市场。这一转变也带动了三星、博通等企业的增长。例如,三星的 DDR5、HBM 需求上升,博通凭借 AI 定制芯片在数据中心市场立足。

而最大的受益者,自然还是英伟达。

2025 年,AI 仍是行业最重要的动力源。根据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报告,英伟达将继续在 AI 处理器领域大放异彩。到 2025 年,该公司预计将占据全球 AI 专用晶圆供应的 77%,这意味着其市场份额将大幅提升,从 2024 年的 51% 跃升至全新的高度。

或许在今年,英伟达会再度交出令人惊喜的答卷。